“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至浣花溪”……的历史将重现。
记者从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获悉,《花重锦官城—成都市增花添彩总体规划(2016-2022)》(以下简称《规划》)已于日前正式出炉。按照规划,到2022年,成都将重现“花重锦官城”的景象,中心城区花卉彩叶植物覆盖率将得到大幅提升。
目标:3年初现“花重锦官城” 6年重现“花重锦官城”的景象
据了解,成都地处“天府之国”川西平原的腹地,气候湿润、河川纵横、土地肥沃、文风鼎盛,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为花卉彩叶景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立足这些生态优势,《规划》从进一步挖掘绿色生态、增花添彩、旅游产业发展和地域文化特色出发,提出了到2022年的阶段化规划目标。其中,2016-2019年为近期;2020-2022年为远期。规划范围分为全域成都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全域成都包括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双流10区,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简阳5市(县级市)和郫县、金堂、大邑、蒲江、新津5县,以及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中心城区范围划定为成都绕城高速以内(含道路外侧500米绿化带),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成都绕城高速以外行政辖区以及高新南区大源组团范围,面积约630 平方公里。
《规划》明确提出,将集中化、特色化、多样化地推进“增花添彩”,引导支持市域赏花基地建设,提升成都市的生态园林绿化景观,丰富现代成都的城市特色。实现2019年初现“花重锦官城”,2022年重现“花重锦官城”的景象。
规划内容 全域成都增花添彩六年布局
据介绍,整个成都市域从大的地理空间形态上大致可以分为3个部分:西部为龙门山脉,中部为成都平原,东部为龙泉山脉和丘陵。成都市的市域增花添彩的基本脉络可概括为“两环两山,两网六片”,在此基础上,结合各片区的生态环境条件、历史文化背景,产业发展特色,以及功能分区,以"两山三网、一带多片、两区多点"作为全域成都增花添彩的布局重点。
两山:指龙泉山和龙门山。
龙泉山:针对龙泉山土壤干旱贫瘠、植被品种单一、桃花花期短、游览服务设施规模小档次低的特点。结合“生态绿洲·都市森林”龙泉山城市森林生态区建设,增加赏花观叶品果植物的品种和数量,减少裸露土地,改善冬季缺绿状况,完善游务设施,形成“森林茂密、色彩斑斓、花果飘香、四季有景”的优美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四季有景、可观可游、资源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体系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体系。
龙门山:针对龙门山资源丰富,但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相对薄弱的特点。挖掘生态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高原与盆地过渡带形成的垂直谱系生态景观,结合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以及农林产业基地等资源,建设珍稀花卉观赏基地、野生杜鹃观赏基地、红叶森林、森林康养基地等。展现“青山相依、彩叶连片、繁花似锦”的自然生态花卉彩叶景观。
三网:依托市域内的道路林网、水系绿网和绿道网络因地制宜建设赏花观叶走廊。
一带:温江、郫县、都江堰花卉苗木基地产业景观带。利用温郫都丰厚的产业基础,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三互动。建成集花卉苗木科研生产、交易、花卉彩叶景观体验、旅游休闲多功能于一体的产业景观带。
多片:指60个赏花观叶基地。包括优化完善18个现有赏花基地,新建42个赏花基地。通过优化、建设、整合各赏花观叶资源,最终形成60个花团锦簇、特色浓郁、文化深厚、四季不同的精品花卉彩叶观赏基地。
两区多点:两区(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多点包括全域成都9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和68个特色镇"作为全域成都增花添彩的布局重点。
中心城区增花添彩布局 一轴一区一带、五环七河多廊、园巷点网密布
中心城区增花添彩的重点就在于通过城市中轴线、水系、道路以及生态用地等基础骨架体系,通过重要景观片(节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街巷、特色街巷为集中展现点:“一轴一区一带、五环七河多廊、园巷点网密布”的城市园林赏花观叶布局结构。
一轴:人民北路-人民中路-人民南路-天府大道(传统花卉彩叶中轴);
一区:环城生态区(水生花卉观赏区-郊野观花基地);
一带:清水河沿岸二环路至三环路;
五环:内环路(锦江观花赏叶环带)、一环路、二环路、中环路、三环路;
七河:锦江(府河、南河)、沙河、江安河、清水河、摸底河、东风渠及毗河沿岸;
多廊:11条城市骨干交通为骨架的花乔树木廊道;
园巷点网密布:56个公园、80条花卉彩叶街巷网络、300个小游园、街头绿地和重要节点。
实施方案 对标《总规》要求 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花重锦官城—成都市增花添彩总体规划(2016-2022)》要求,为进一步美化城乡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再现“花重锦官城”盛景,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制定了成都市“花重锦官城”增花添彩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城市绿化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宜树则树,美化与绿化相结合的原则,积极优化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花卉彩叶植物资源配置,在保护已有大树的同时,传承花卉历史文化特色,统筹提升城市绿地花卉景观,增花添彩,促进城乡绿化共同发展。
蜀龙路一侧的时令花卉形成彩色色带
1.全面启动重点示范工程项目
(1)启动城市路网、水网、湿地增花添彩生态保护工程项目。沿机场、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出入口等重点地段推进花卉景观提升工作;分步实施环城生态带、六库八区、三湖一山示范工程建设,重点突出六河、十湖、八湿地等水体沿岸增花添彩。
(2)中心城区花树、花街道路及公园绿地增花添彩示范工程建设。结合“小街区加密成网行动计划”、“中心城区小街区巷整治工作”“北改”、“宜居水岸工程”、“城市音乐厅”、“成都中心”、环高校知识经济圈打造、重点公园建设等城建项目;优化提升中心城区景观,对公园、街巷、小游园、街头绿地和重要节点实施增花添彩;推进公共区域垂直绿化花卉彩叶植物比重,拓展绿化空间。
2. 打造赏花基地和“花重锦官城”特色村镇。优化完善18个已建或在建赏花基地,规划新建42个赏花观叶基地,建设以“花重锦官城”为主题的特色村镇,凸显成都的生态历史文化特色。不断提升花节、花会及论坛品质,以多种形式展现生态自然、宜居宜业美丽成都的城市品质。
3、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提升城市软实力。通过多种形式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增花添彩、美丽成都”建设。1983年5月26日,成都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了每年的农历9月初9(今年的阳历10月9号),为市花市树日,我们将以此为契机,通过搭建“成都花重锦官城”微信公众平台;启动“最美街区、最美院落、最美阳台、最美花园”等最美景观评选活动;加大乡土植物、花卉的科学研究,积极开展花树、花卉(市花芙蓉,市树银杏)的科普宣传,为园林花卉、创新创业、全民爱花护花,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大力推进园林绿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编制完善园林绿化导则、标准、规范。体现文化、展示品质、倡导节俭,不断提升园林绿化行业指导、精细管理及服务市民的水平。
在成都市“花重锦官城”增花添彩工作实施中,将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目标管理考核,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实施,均衡配置全域绿化资源,再现“花重锦官城”城市景观。
完成的 “花重锦官城”项目:
1.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完成了武侯区双元街增花添彩改造工程,提升了城乡环境面貌。
2.为形成良好城市风貌,完成天府大道、人南二环路口、熊猫基地、三环路等街道景观绿化提升工程,在保留原有绿化基础上,增花添彩。
3.完成红星路四段花台及中央分车带、人民南路花箱(二环路外侧)、天府大道中缝、锦官驿小学、二环路西南交大处、西区医院处和摸底河处、北新高架、九里堤北路公园、迎宾大道分车带、迎宾广场处河道两侧等点位增花添彩栽植任务,共栽植三角梅5978株、月季1305株、常春藤60盆、桂花球12株。
服务市民 提升城市品质:
1.在全市范围内,以街道建设为线,以点位建设布局成面的方式展开,重点完成了赏花观叶街道点位建设114条(个),栽植了各类花乔3万余株、花灌20万余平米、观花观叶类藤本15万余株。
2.加大后子门、天府广场、人民南路、人民东路以及天府大道等为重点的中心城区鲜花栽植地段的精细化管理,国庆期间新增芙蓉、向日葵、一品红、万寿菊等新品种扮靓蓉城。
3. “元旦”、“春节”、“五一”分别在天府广场、人民东路、人民西路、锦江桥头以及人南二环桥板等六处设计制作大型鲜花雕塑,积极营造城市节日氛围。
4.赏花基地建设以花重锦官城总体规划为指导,逐年在林产业专项资金中,对具有建设条件以及具有建设积极性的基地给予政策支撑,推荐全域成都7个赏花观叶品果基地,提供节假日观花指南,发布赏花指数。
5.启动最美景观评选活动,成都市2016年花重锦官城最美景观评选活动正在筹备中。
打造精品城市公园:
1.推进公园景观改造工作。指导各城市公园按照我市“花重锦官城”项目规划和宜居水岸规划要求,认真梳理景观提升项目。目前我市人民公园、文化公园正在进一步完善“花重锦官城.增花添彩”景观提升方案,预计国庆后实施,明年春节将初见成效。
2.举办传统园林展览。2016年我局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举办传统园林艺术展出4次”,内容包括:“文化公园举办成都市第五十二届花会、植物园举办第三十二届市花展、百花潭公园举办成都市第二十一届盆景展览、人民公园举办第五十四届菊花会”,目前已完成1次展出(文化公园举办的成都市第五十二届花会),植物园举办第三十二届市花展、百花潭公园举办成都市第二十一届盆景展览、人民公园举办第五十四届菊花会正在积极筹展。植物园举办第三十二届市花展时间为9.26——10.25;百花潭公园举办成都市第二十一届盆景展览时间为9.29——10.9;人民公园举办第五十四届菊花会时间为10.21——11.20。届时欢迎市民群众前来观赏游玩。
上一篇: 全国首套房优惠利率占比首降
下一篇: 未来亚太区旅客吞吐量30亿 双机场成都将可从容应对
版权所有@成都写字楼门户网- 天府写字楼网 Copyright(C) www.028hzcbd.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全国统一免费服务热线:400-028-8682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周末及节假日值班热线:18080808351 /13183836117 虚假信息举报:028-85108223 邮箱:178382243@qq.com 备案号:蜀ICP备12019888号
成都网站建设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