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品牌 不一样的精彩

来源:华西都市报 时间:2011-05-20 点击次数:3898次 作者:成都写字楼网

 

2011-05-20

    著名地产商华侨城开发的欢乐谷项目

    华侨城股份公司党委书记、首席文化官郑凡

 访谈嘉宾:

    华侨城股份公司党委书记、首席文化官郑凡

    对话记者:

    华西都市报房产事业部主编阳后彬

    5月10日—12日,本报记者应华侨城之邀前往深圳总部,品鉴华侨城“文化品质之旅”。此次深圳之行,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从“锦绣中华”、“世界之窗”的微缩景观模式,到“欢乐谷”这样的参与体验模式,再到“东部华侨城”的生态模式;从以瑞士文化为主题的茵特拉根小镇和酒店,到以西班牙文化为主题的华侨城洲际大酒店,再到以东南亚文化为主题的海景奥思廷酒店等等,华侨城的文化产业可谓精彩纷呈,应有尽有。作为中国首家在主题公园领域拥有自己的话语权的企业,华侨城将如何应对?又是怎样的力量驱动华侨城成功打造了中国文化旅游的第一品牌,以特色的文化演艺与整合的文化、旅游、房产等多样性产业链的产生?

    值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来临之际开幕前夕,记者在深圳采访了华侨城股份公司党委书记、首席文化官郑凡。

    记者:华侨城文化产业历经20多年发展,目前的发展情况如何?

    郑凡:经过20多年发展壮大,华侨城的旅游及相关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华侨城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主营业务,文化相关主营业务收入达52亿元,并在很多文化产业细分领域建立了领先地位,是极少数将文化产业列入主业的央企之一。

    目前,华侨城旗下以欢乐谷为代表的文化主题公园实力全国最强,以荷花奖得主《金面王朝》为代表的旅游演艺整体规模全国第一,以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深圳东部华侨城为代表的生态文化旅游效益全国领先,以国家级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为代表的艺术展馆数量全国居首。截至2010年底,华侨城累计接待游客达到1.7亿人次,是连续四年跻身“全球旅游景区集团八强”的唯一亚洲企业,在全球主题公园领域有了中国人自己的“话语权”。

    记者:上个月上海迪士尼正式开建,引发国内对中国主题公园的一片热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郑凡:迪士尼乐园是美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传播载体,但“中国创造”、世界一流的民族品牌“欢乐谷”,更值得中国人骄傲。目前,华侨城在深圳、北京、成都、上海运营着四个欢乐谷,截止2010年总投资仅相当于上海迪士尼规划总投资的五分之一,预计2015年欢乐谷的年接待游客量将接近1500万人次,是上海迪士尼五年后开业时预计接待游客量(730万人次)的两倍。

    随着2012年武汉欢乐谷的开业,以深圳东部华侨城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产品也陆续在江苏泰州、云南昆明等城市布点布局。2015年,作为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一面旗帜,华侨城旗下文化旅游景区将达20个,在战略布局上对上海迪士尼形成了“以面对点”的态势。

    记者:您对中国的民族品牌很有信心?

    郑凡:迪士尼是一个多元化的传媒娱乐巨头,上海迪士尼乐园只是迪士尼中国战略的冰山一角。中国民族品牌要与迪士尼长期抗衡,必须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和综合实力。华侨城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拥有多样的文化旅游产品,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独特的创想文化,这是我们可以与迪士尼长期良性竞争和共赢的根基。

    记者:近几年文化、旅游于房

    产跨界融合加速,社会各方面都很关注,今年也是中国文化旅游年,作为中国文化旅游的领军者,您能否总结下华侨城的主要经验?

    郑凡:华侨城在文化旅游领域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一个先进的“文化观”。改革开放之初,在深圳特区人文和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环境下,华侨城以强烈的文化追求和“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率先将文化和旅游进行创新性融合,先后缔造了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主题的锦绣中华,以世界优秀文化为主题的深圳世界之窗,以都市时尚文化为主题的欢乐谷和以低碳环保文化为主题的深圳东部华侨城,它们都已成为中国文化旅游领域最耀眼的明星和所在城市流光溢彩的文化名片,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取得了双丰收。

    记者:您认为目前华侨城的文化产业,最突出的优势表现在哪里?

    郑凡:依托不断发展的主题公园渠道和平台,华侨城在文化演艺和文化节庆两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首先,华侨城文化演艺规模现在居全国第一。其次,华侨城的文化节庆整体影响力居全国第一。

    华侨城的旅游狂欢节是第

    一个“中国人自己的狂欢节”,至今已成功举办10届,实现深圳、北京、成都、上海四城联动,成为中国文化旅游业著名的节庆品牌。锦绣中华·民俗村的泼水节和中国功夫节、世界之窗的国际啤酒节、欢乐谷的流行音乐节、东部华侨城的山海放歌节和山地祈福节也成为文化品牌。欢乐谷国际魔术节是仅次于蒙特卡洛的全球第二大魔术盛会。

    记者:现在各地都在制定“十二五“规划,华侨城对自己的未来五年是如何规划的?

    郑凡:“十二五”期间,国家致力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华侨城将继续依托文化旅游景区的渠道和客户基础,发扬华侨城创想文化,坚持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坚持“内容为王”,注重优秀人才和

    创意,注重并购等发展手段,注重体制和机制创新,以文化演艺、4D电影、数字娱乐和儿童职业体验为主要突破口,扩大产业链的战略布局,构筑“主题公园+旅游演艺+主题节庆+动画+4D电影+3D舞台剧+儿童职业体验+主题商品”的文化产业版图,实现最大的价值创造。

    我们的战略目标是,力争2015年拥有和管理大型文化旅游景区20个,年接待游客3000万人次,挺进“全球旅游景区集团四强”(紧追迪士尼、美林娱乐和环球影城),打造世界一流的主题公园连锁品牌,保持旅游演艺整体规模全国第一,积极创造条件把华侨城文化产业推向国际市场,着力打造“内容+渠道”一体化的综合性传媒演艺企业,文化相关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亿元。

 

 

上一篇: 茅于轼:中国房产泡沫或将在一两年内破灭

下一篇: 约翰·列普斯基:中国仍然易现房地产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