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疫后首季 上海大宗成交蓄势待发

来源:房讯网 时间:2023-05-31 点击次数:605次 作者:成都写字楼网

  戴德梁行发布2023年首个季度的上海资本市场报告。回看疫后的第一季度,上海大宗交易市场共录得20笔、合计117亿元成交,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我们考虑到去年四季度放开后投资活动的停滞,以及大宗交易的时滞性,预计成交数字复苏将在下半年逐步体现。

  戴家回顾:房地产市场成交呈现回暖趋势,投资型买家成为大宗交易市场的主力军

  三年疫情结束第一季度,成交蓄势待发

  第一季度总成交金额和成交数量为117亿元和20笔,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投资型买家主导大宗交易市场

  第一季度投资型成交总金额约80亿,占比64%,为市场主力。

  内资买家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上半年内资买家占比59%,仍为主要类型。

  公寓类型物业受到追捧

  公寓类型物业持续受到机构投资者追捧,一季度已录得了笔投资目的交易。

  国企买家积极踊跃

  自用买家中国企买家积极踊跃,占比约59%。

  关于买家类型,2023第一季度投资型买家占比64%,其中内资投资机构,如建信信托、华润资本等,表现亮眼;内外资方面,2023第一季度外资买家占比41%,虽数字上回升明显,但排除样本因素,实质上外资目前在投资上总体还是持谨慎观望态度。

  关于物业类型,办公/研发办公以超60%的占比稳居成交首位。公寓类型物业持续受到机构投资者追捧,一季度已录得3笔投资目的的公寓交易。与此同时,新田360广场的单笔成交显着提升了零售类型物业的占比,但实际基本零售类型物业在投资谷底位置。

  戴家展望:零售商业投资意向提升,长租公寓热情延续

  地产政策企稳,投资活动复苏态势明显,成交数字预计将在下半年集中体现。

  随着发改委236号文超预期时间的发布,今年预计将至少有首单商业类REITs发行。配合商业销售额的回升,投资人对零售商业项目的投资意向有望显着提升。

  得益于良好的租赁基本面、政策支持,以及相对清晰的退出路径,机构投资者对于长租公寓的热情仍将延续。

  得益于目前国内宽松货币环境以及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更多机构LP有望入局、助力头部人民币地产基金。

  来源:戴德梁行

编辑:jinbao

 

上一篇: 新实践 再行动——2023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更新发展报告

下一篇: 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强重点领域的要素保障 创新土地供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