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因疫情积压的住房需求呈现出逐步释放的势头。据国家统计局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2020年3月份,新房上涨城市数量从2月份的21个升至38个;二手房上涨的城市数量从2月份的14个升至32个。2020年1至3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6.3%,降幅比1至2月收窄13.6个百分点。客观分析,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表现远谈不上过热或升温。随着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未来房地产供给和需求将同步集中释放,房价总体仍将以“稳”为主。
要高度警惕宏观经济金融基本面和政策面可能引发的楼市预期变化。一是稳定经济增长压力和楼市政策松动的不当预期。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巨大冲击,今年一季度我国GDP下降6.8%,稳定经济增长压力显着增加,需要高度警惕政策松动等不当预期。二是宏观政策对冲疫情影响与房价上涨的不当预期。房价上涨必须要有微观经济基本面的支撑,否则就会陷入“自弹自唱”和“击鼓传花”的巨大风险。宏观宽松政策将增加社会融资规模,扩大货币供应,降低融资成本,但主要是以更大的力度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实体经济和微观主体经营压力依然较大。三是稳住经济基本盘与房价容忍度上升的不当预期。近日中央政治局研究部署了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六保”工作。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工作的大局。但这并不意味着房价容忍度会上升。甚至,房价的非理性上涨,抑制社会消费需求释放,扩大居民收入差距,阻碍经济和产业转型,还会严重破坏到“六保”大局。
金融政策以更大力度对冲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经营恢复和稳健发展,但一些资金还没有精准流入实体经济,违规流向房地产市场并加剧房价炒作的现象需要高度警惕,这些都会影响房地产市场预期。
毋庸置疑,房地产市场是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我们必须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有效保障宏观政策实施效果,推进“六保”工作取得实效。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wangdc
上一篇: 多家京城贷款中介仍宣称 可变相实现
下一篇: 盈利能力普遍降低 “合作开发”渐成房企常态化生存模式
版权所有@成都写字楼门户网- 天府写字楼网 Copyright(C) www.028hzcbd.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全国统一免费服务热线:400-028-8682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周末及节假日值班热线:18080808351 /13183836117 虚假信息举报:028-85108223 邮箱:178382243@qq.com 备案号:蜀ICP备12019888号
成都网站建设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