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据观点指数观察,在2019年上半年,四大一线城市新开业购物中心数量约为22个,而超过70%的项目都是集中在二季度开业的。迈进6月,市场将迎来大量商业项目放量入市,预期下半年会有更多的供应。
对比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上海的新开业项目数量最多,占比超一半。而北京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北京更多的是存量物业。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截至2018年底北京零售型商业的存量规模已接近4000万平方米,购物中心的增量与存量比值已低于15%。因此开发商们倾向于通过改造升级重新推出项目,相信未来北京存量市场将面临更多机遇,在资产重塑和价值提升之下将有更多焕然一新的老项目入市。
从新开业的商业体量来看,一线城市大部分的购物中心都集中在小体量区间,规模在1-5万平方米的项目超过一半,约为12个;规模在5-10万平方米的约为8个,占比为36%。而大体量的项目最少。
或许可以从中窥视当前购物中心业态规模走向。小体量或者中等体量的项目更受开发商青睐,相对小型的社区商业不仅能够涵盖复合型的商业功能,而且有足够空间打造当前消费者热爱的各种体验场景和主题。同时,相对大体量的商场而言,中小体量的操盘难度稍低,更有区位辐射性和消费客群针对性。
二线城市表现亮眼
除了关注一线城市之外,不能忽视的是许多二线城市后劲十足,成为不少房企青睐的布局城市。
根据观点指数统计的样本房企数据显示,购物中心项目布局数量最多的前五个城市分别是重庆、上海、北京、成都、杭州。而通过粗略计算,样本房企在这些城市中的单个项目年平均租金收入如下,重庆由于商业发展态势良好,市场零售热情不减,所以有不俗的表现;北京、上海由于一线城市优势,居民消费水平高、消费意欲旺盛,所以也录得不错的年平均租金收入。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1-5月北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4597亿元,并不算特别耀眼,反而是重庆录得8067亿元的数额,在这些城市中位居首位,也展现出未来的商业潜力。
根据观点指数观察,在统计的样本房企中,大部分项目的年租金收入都在1亿元以下,约为一半,而次之则是在2-5亿元区间。一方面,项目的体量不同,所处的城市区位不同都对项目的租金收入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如何更好地对购物中心进行操盘运营,以提高项目的盈利收入,更为考验开发商。
如2018年租金收入为15亿元的上海港汇恒隆广场,正是通过不断地翻新改造,优化商场功能与顾客体验,才大幅提升了租金收入。据了解,翻新后商场平均租金收入增长了30%,在2018年也获得不错的收益。而在深圳,头号的购物中心深圳万象城在2018年就给华润置地带来了10.2亿元的租金收入,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商业业态、设计等都为其带来了优势。
购物中心的复合型多业态发展
根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几千家重点购物中心零售总额同比上年有所攀升,尽管今年1月份以来有所波荡,但预计未来将维持上升的势头。不过,在波折与机会并存中,购物中心将会面临更多同质化竞争、创新的难题。
为此,不少购物中心纷纷“转型”,通过调整业态组合、引入新科技以及消打造费场景体验来吸引客流。
通过对样本购物中心的观察与统计,观点指数发现如今的商场业态中,购物型的品牌布局还是占绝大多数,而餐饮美食则占近三成。相对于以往,餐饮美食的占比有所提升,不少商家通过引入知名的美食品牌来提高客流量。近年来,为了增强顾客的体验感和新鲜感,商家们通过引入不少运动、艺术类的体验项目,打造热点并吸引消费者。
来源:观点指数研究院
编辑:wangdc
上一篇: 永辉超市超14亿股于本周五解禁,上半年净利增长45%
下一篇: 泰国吸引游客放大招:拟对中国和印度游客推出一年免费签证
版权所有@成都写字楼门户网- 天府写字楼网 Copyright(C) www.028hzcbd.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全国统一免费服务热线:400-028-8682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周末及节假日值班热线:18080808351 /13183836117 虚假信息举报:028-85108223 邮箱:178382243@qq.com 备案号:蜀ICP备12019888号
成都网站建设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