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粗放发展不适用,企业需转变发展逻辑

来源:房讯网 时间:2019-07-10 点击次数:1302次 作者:成都写字楼网

  6月26日,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独家支持、亿翰智库主办、碧桂园冠名的“2019中国上市房企百强峰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为“链接新时代·赋能新价值”。参会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已经不适用之前的粗放式发展,企业需要转变发展逻辑,寻找核心竞争力,在行业的波动中脱颖而出。

  ↑图为2019中国上市房企百强峰会现场

  奥陆资本总裁蔡金强表示,防风险的背景下房住不炒、稳定预期是房地产行业的总基调,因此期待房价的新一轮暴涨是不可能的。此外中美贸易战影响下,居民收入会受到影响当前的购买能力也并没有支持房价上涨的基础。而反观土地这一端,国家的货币依然以土地为锚,这也导致了土地价格下跌无望,地价甚至很大可能还是会维持微涨。面对房价有上限、地价有下限的挤压,房企利润率的空间就更为逼仄,甚至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内面临雪崩的危机。

  他进一步表示,未来对地产公司来说,拿地将会成为企业主要的核心竞争力。以商业优势为拿地抓手的龙湖、新城,以并购拿地见长的融创,拥有大湾区旧改资源的奥园、华发等企业都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追捧。未来企业要必须要建立自己的拿地抓手,并将之培养成为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在市场上挖掘到相对低价的地块,支撑起企业的利润空间。

  亿翰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张化东认为,当前行业有一些特点,表明行业周期在缩短。首先市场需求由刚需主导,呈现了脉冲式行情;一城一策在持续推进,政策需要更加频繁地扮演托底或者压制的角色,此外单个城市的政策调控逻辑也非线性,未来政策走向更加难以把控和预测;融资则表现为相机而动,宽严并济,土地市场对资金较为敏感,也呈现了与融资同向的快速波动。

  面对与日俱增的复杂性,企业顺应周期、靠天吃饭的模式已不适用,但已经有一批企业摸索了优质的运营、管理方式,具备了穿越牛熊周期,依靠内生性增长自我主宰的能力。

  他进一步表示,有几个方面对于企业来说值得借鉴和思考。首先房企投资应该平衡量入为出的原则和市场的热度,应该注意控制风险;融资方面,对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来说,能够融到资金的量还是要优于价格,企业需密切关注、把握融资窗口期,实现战略性融资,占据融资先机;产品方面,许多拥有自己产品IP的房企,如金茂、万科、恒大、融创、碧桂园等企业,能够让消费者更好地将自己的购房需求与之匹配,提高销售的效率。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秦虹指出,整个房地产行业下一步必须要接受转型升级的现实。未来,随着城镇化走向高级阶段,中国房地产市场也要从过去的粗放式、初级式发展走向成熟。一个成熟的房地产市场,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拿地-盖项目-卖房子赚钱”的逻辑,更多的是怎么能够通过服务,通过产品的质量,通过提高服务,通过资产的经营获取长远的收益。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从严的宏观政策,包括金融政策,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既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推动力。

 来 源: 亿翰智库   

  编 辑:liuy

 

上一篇: 两大因素支撑三四线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 北京房地产中介协会:6月毕业季需求集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