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资本!当长租公寓遇上宏观调控

来源:房讯网 时间:2019-07-02 点击次数:1173次 作者:成都写字楼网

  1、长租公寓冷了下来

  前两年,轰轰烈烈的长租公寓站在了风口。自如、蛋壳等一系列长租公寓品牌,成为二资本投资客的宠儿,整个行业都被炒得厉害,颇有当初炒互联网团购、共享单车时的热闹景象。

  而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房企大佬参与,更是将整个行业拉向了高潮。

  然而,2019年情况急转直下,朗诗、远洋等房企剥离长租公寓业务,万科、碧桂园、世联行等也已暂缓旗下长租公寓业务的扩张。

  2018年的时候,长租公寓问题频发,上海寓见、杭州鼎家多个长租公寓品牌爆雷,甲醛超标、黑中介、捆绑借贷平台等新闻接连曝出,负面缠身的长期公寓陷入信任危机。

  尤其是这几件暴雷事件,对整个行业的危害,远超过当时的装修环保问题。人们会怀疑,长租公寓到底能行么?这到底是风口么?它的未来在哪里?会不会风口过后,又是一地鸡毛?

  无疑,长租公寓的这场热度,已经冷了下来。行业是好行业,未来也依然有空间。接下来就到了真正比拼实力的时候,公司会分化,前景也大不同。

  这一点,有点像前几年风风火火的景区民宿、客栈,一度成为了很多“小清新”心中的理想,在云南、西藏、四川各种民宿借着这股风起来,最后又因集体的行业整顿和发展遇冷,走向末路。

  长租公寓,只是将这些房子,换了个地方。

  2018年以来,随着调控的加深。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遇到最强阻力。融资环境的收紧,加之偿债高峰的到来,都在进一步压缩长租公寓的生存和盈利空间,此前多数靠主业补贴长租公寓业务的开发商们,也不得不收缩长租公寓业务。

  另一方面,租售比太低。一二线城市租售比普遍在1-2%,这就造成了利差很难给出来。企业搞长租公寓就相当于拿很高的负债成本去吃很低的利息,那肯定是亏本的生意了。

  当然企业看中的是未来房租的上涨,但如果大幅上涨租金没人负得起,也很尴尬。而且在中国这个国度,房租大幅上涨,可是关系到民生的。也不允许大幅上涨。

  2、消失的资本

  如今的中国,早已过了蛮荒时代。

  想当初轰轰烈烈的“百团大战”,每一家背后,都少不了雄厚的资本,比的是技术么?很少。比的是烧钱,烧钱,疯狂烧钱。

  最后,资本散去,只留下几家活下来的。

  搞一个概念,资金蜂拥而上,疯狂炒作做大估值,最后上市圈钱套现。

  这样的套路,被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和上演。甚至可以说成为了一套速成法则。

  然而,时过境迁。这种套路,已经不是一般资本能玩的动的了。

  首先,资本的耐心降低了。

  由于社会总GDP增速的下滑,那么任何行业的发展,已经很难说有一个超高速的增长空间了。行业里的个体,已经到了拼专业,拼细化的程度。也就是过去被人鄙视的“慢工出细活”阶段。

  一个好的企业,没有几年的雕琢,是很难有大的成就的。

  然而,资本是有成本的,这就注定了它的耐心有限。像过去京东那样,一度亏损好几年,苦熬到上市,也只会在那个时代发生。

  现在的资本,早已习惯了嗜血。巨大的资金成本压力,机构的流动性压力,造成它们已经没有耐心等待一个企业成长。

  恨不得今天投入,下个月就直接B轮、C轮,再快点,希望2个月就上市。

  然而,现在的行业,红海多,蓝海少。杀出一片广阔天空,没有那么容易。

  于此同时呢,烧钱,对于机构来讲,又显得后力不足。原因也很简单,自2015年开始的,股权投资、各种金融暴雷。很多投资公司,也深受牵连,受伤严重,等待回血。

  本身广撒网式的布局,面对着史无前例的创业环境,一级市场的风险,低成活率已成必然。有多少钱,砸进去,都没听个响,就成为了时代浪潮里的一粒尘埃。

  它们披上外衣,写在报告里,统一叫做“转型的代价”。

  3、打压资金池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所谓的创意行业,撞上了宏观枪口。

  很久以前,业内很流行一句话:“不要赚当下的钱,要赚客户池子里的钱”。什么意思呢?

  就像大家去理发,理一次发才多少钱,所以Tony总是会各种让你办卡,充值。这背后的逻辑呢,就是赚储值的钱,拿着这些钱继续往前滚,或者投资点其他事情。

  很长时间内,这成为各个头脑灵活商人的法宝。不错,very good。

  这在专业上,叫做资金池业务。

  然而,很不幸,当前的政策,专门打压的就是资金池业务。尤其是野生的。

  为什么呢?因为资金池业务,就是资金空转,就是脱实向虚的玩法。

  你从客户那边,用极低的成本弄来了一大堆钱,然后想着用这钱去运作一下,然后从中多少赚点利差。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哪里有稳定的行业让你赚利差?资金业务,本身属于高度金融化的玩法,如果全社会大规模运用,那么必然结果就是,任何一个行业都成为了募资的壳子,背后都在搞钱等着赚利差。

  那么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在追逐,都在等那些老实做实体的傻子。最后,什么也等不到。

  什么过度化了,都不好。别说民间玩资金池的玩不通了,就连现在正规军银行、曾经最爱搞的影子银行都在大幅度压缩。资金监管越来越严格。

  现在市面上很多暴雷,其背后,多属于资金空转的投机领域。一边是高资金成本,另一头是低资本收益。又融不到庞氏资金,尴尬的处境,最终,只能爆掉。

  这也算是另一种定向爆破。这背后,都是有宏观调控的逻辑在里面的。

  我们常说,做事情要找风口。风来了,猪都能飞起来,风停了,摔死的还是猪。

  很不幸的是,在中国,任何风口,都不会无缘无故产生,也不会无缘无故消失。站在资本的背后,是一副巨大的身影,时刻盯着这股风。

  风往哪吹,它说了算。

 来 源: 米筐投资   

  编 辑:liuy

 

上一篇: 长租公寓依然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下一篇: 论长租公寓软装供应链革新 需加速产品体系的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