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耀阳:产业地产运营需完善配套提升服务

来源:房讯网 时间:2019-06-28 点击次数:1012次 作者:成都写字楼网

  2019年6月26日,第十一届中国产业园商务区发展论坛暨第十五届中国商业地产投资专业博览会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盛大举办,主题为:新科技、新消费、新服务。

  来自500家开发商和运营商、渠道商、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物业管理、代理经纪、门窗幕墙、建材企业等地产界、金融界、学术界及互联网专家、政商学届精英及新闻媒体超过2000位嘉宾出席,齐聚北京共襄盛举。就产业地产反思与破局、产业更新与城市更新、全球办公概念的中国路径、产业园区服务创新、存量时代商业地产破局之道、持有时代产业园区的空间、配套、运营、服务等热点话题展开系列主题演讲和圆桌对话,聚焦新科技、新消费、新服务,共谋产业园商务区的转型升级,推动中国产业地产的创新发展。

  中耀盛世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马耀扬出席论坛并参与圆桌对话环节,他表示,产业地产运营应充分考虑企业需求,通过完善基础配套、商务配套、发展配套,提升园区物业管理服务、增值服务和科技创新服务,帮助企业通过园区的平台服务得到高效、快速的成长。

  以下为马耀阳发言实录:

  今天在台上的几位嘉宾,我是唯一第三方身份看待产业地产的。产业地产话题这两年非常热,我个人感觉大部分产业园开发企业未必愿意真的接受实话。前面郭总讲的时候我特别认可,关于产业地产的发展有一个前提首先是思维转变,从原来重地产轻运营,变成重运营重服务,这是目前我们所服务的很多园区的企业还没有真正完全改变的。肖总讲案例的时候有两个点非常明确:产业IP很清晰,产业定位虽然是政府给予的,最起码园区一开始是有明确产业主题,而且也说明他们有通畅的政府关系。现在很多面临政府资源有障碍,自己产业IP也不清晰。

  从空间角度来讲,我们看一个产业园分两个层面:

  大空间,根据整个产业园区整体的规模,首先要根据产业园自身定位的核心产业、重点产业、关联产业对园区进行合理的面积配比,包括位置安排。

  小空间,单栋、单层、单户,楼宇里的空间设计,空间方面有些园区已经开始做了尝试,加入共享空间,提升园区服务的公共会议室空间,空间精细化处理上有新的时代,之前园区空间会出现的问题,一个方面同质化非常严重,再有产品力严重不足。同样的企业客户到园区看和写字楼看是差距非常大的。未来的产业园也需要对产品力从这两个层面布局。

  配套方面,产业园首先要解决园区最基本的三个需求:

  基础需求,解决的是食行住的问题,因为很多园区处在商务氛围不成熟,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地方。很多园区一开始就面临很多入驻企业最基本吃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公共交通不完善,园区有些通过班车接泊公共交通,甚至有的这点也做不到。围绕食行住,员工宿舍、专家公寓,要打造产业集群是不是先要解决基本需求。

  商务需求,入驻园区的企业未来商务活动,商务宴请。我最近有看到园区里做公共路演厅,给企业共享的做路演的地方。如何满足入驻企业的商务需求是第二个层面。

  发展需求,针对入园的企业进行合理化梳理,它未来在整个发展方面,包括园区自身发展需求如何设定。这里边的配套需要针对整个企业的产业定位做完善。

  从运营角度来说,目前产业园的运营,我们能够看到有几大类,每类产业运营商的运营方式略有不同,我们认为在未来产业园运营方面搭建园区公共平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这是有别于园区和传统甲级写字楼最大的地方,软环境对园区发展越来越重视,怎么搭建能够满足入驻企业服务的公共平台,真正能够起到运营服务,让企业开始从最小的企业孵化,从创意到创业,从创业到创新,围绕这样的链条发展。

  从服务角度来说,也是三点:

  现在园区服务大部分能够做到的是物业管理服务,这各服务只是解决了园区里最基本的安保、保洁、绿色等等的问题。

  增值服务,园区需要真正系统梳理园区入驻企业,产业园区IP当中涉及到的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通过对接资源(政治、金融、产业资源),给园区企业做到高效增值服务。

  园区也是现在很少人能做到的,就是科技创新服务。如何围绕入驻园区企业从创意到创业,一直到创新发展过程当中,把整个链条从项目最初的申报,项目检测认证等等,通过对园区入驻企业梳理之后搭建的平台。

  如果我们真正想做产业地产的运营,就绝不是今天入驻率有多少,房子能卖多少钱,而是入驻园区的企业是否能够通过园区的平台服务得到高效、快速的成长。

  对未来产业园区的畅想,从传统产业地产发展来讲,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加信息化、数字化,更加绿化环保,真正智慧园区,这是未来园区发展的主流方向,使入驻企业可以在园区里得到应有的服务和支持。

    来源:成都写字楼网

编辑:wangdc

 

上一篇: 创元汇资本参展第十五届中国商业地产投资专业博览会

下一篇: 住总自持资产经营助力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