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茂广场荣膺2019年ICSC“设计与开发”金奖

来源:房讯网 时间:2019-06-20 点击次数:1031次 作者:成都写字楼网

   6月17-19日,RECon China全球商业地产中国大会暨2019中国楼宇经济全球合作大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凭借“剧场”设计概念全新亮相的上海世茂广场,一举斩获【设计与开发】板块 “改造/扩建项目”金奖,成为会上关注焦点。

 

  2019ICSC落地成都,130个参评项目创纪录引爆行业盛事

  本次会议由ICSC国际购物中心协会和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联合主办,会议云集了来自全球楼宇经济专家、学者、开发商、运营商、品牌商、服务商、合作商等近3000人次参与,其中参加RECon大会的嘉宾达500人。会上,ICS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Tom McGee出席并就全球零售变革主题做了重要报告。

 

  作为世界最大的专业零售地产商业协会,ICSC于1957年成立,是购物中心业内最受重视的全球行业协会,拥有70000多名会员,遍布100多个国家,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包括新加坡ION、曼谷SIAM CENTER、首尔乐天世界、香港海港城、上海ifc等多个国际知名项目先后获得表彰。

  随着奖项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其关注度也不断升高。据悉,本次会议参评项目达到破纪录的130个,整体基于营销、设计与开发和新零售概念三大维度,对各个项目予以评定。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商业地产整体由增量市场扩张到存量市场深耕的转变,对城市生活的活力焕新成为业内关注的重要课题,也因此成为本次会议奖项评定的重要维度。而凭借“剧场”设计概念全新亮相的上海世茂广场,则成功获得【设计与开发】板块 “改造/扩建项目”金奖。

 

  城市再更新,上海世茂广场“剧场”设计解锁城市空间活力

  作为上海地标式建筑,建成于2001年的上海世茂广场地处南京路步行街与人民广场交汇处,紧守南京东路门户,坐拥城市流量红利和商业繁华。但随着城市变迁,消费需求和审美理解的变化,广场逐渐暴露出建筑设计、商业品牌组合等与城市空间相融合的问题。

  基于对城市发展的洞察,2017年,上海世茂广场斥资3个亿,邀请国际知名设计公司Kokai Studios,由建筑师Andrea Destefanis亲自操刀设计,以剧场为概念和整体轻工业风与现代艺术美学交融的设计,历时18个月完成了对自身的更新改造。

 

  在打造“城市剧场”设计理念里,上海世茂广场分别完成包括剧场前场、后场和回廊的设计。

  前场设计,主要针对广场原有外立面老旧封闭、缺乏与人流互动问题,打造出开放且充满仪式感的镜框式舞台。通过把塔楼部分楼梯间移到广场门架内,并用外立面金属板封闭出镜框式舞台的台口,整个广场犹如朝向南京东路的舞台,而路上行人则随时可以进入其中,成为剧场中的“观众”。

 

  同时,为解决原有高楼层空间客流稀少、品牌经营遇阻问题,广场新增红毯式飞天梯,可直接将客流引入3层和5层。

  重新设计后,上海世茂广场外部空间更为开放,为配合设计,业态也进一步升级,设置沿街双层主力店,引入多家国际级零售品牌旗舰店,以极具活力的全新业态对话城市和消费者。

  广场二期的设计则借用剧场中的“后台”概念,在入口处安放一组电梯和直梯,让顾客从视觉到购物的体验更为立体直接。配合后台式设计,商场四、五层特别引入数家高端餐饮,更便捷高效将顾客带入指定消费场景。

  为打破广场原来一二期连接不畅、内部空间封闭问题,上海世茂广场引入剧场“回廊”设计,打造具有时光隧道感的连廊,形成完整的动线回路,同时也更充分用利用了商业面积,增强了沿途的商业氛围。

 

  设计上的成功,最终带动了上海世茂广场整体业态的更新升级。据了解,广场改造后的品牌更新率达到90%,租金收入和销售业绩均实现100%提升。开业以来在实际可租赁面积约3万方的商业体量上,月均销售额持续走高,逼近1.5亿元,均处行业高位。在不久前的五一假期,单日客流量更突破15万,单日销售额超800万。通过聚焦首店经济、营造沉浸式体验和文化赋能空间,上海世茂广场一举确立了“魔都潮流枢纽”的全新定位。

  深挖存量价值,城市更新蕴含广阔空间

  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发展和消费体验为商业发展带来了新的课题和使命,从粗放扩张到精细运营,更为开放互动、活力有温度的城市空间和商业业态已成潮流所向。秉承世茂商业“让商业回归生活本质”的品牌理念,上海世茂广场的改造升级,堪称是一次自我更新、引领潮流、呼应时代的创新之举。其项目本身的成功也成为魔都存量商业改造的经典案例。据悉,在上海世茂广场焕新升级后,同样位于南京路的新世界和第一百货也陆续开启了更新升级。

 

  本次上海世茂广场以“剧场”设计概念斩获本届ICSC“设计与开发”金奖,不只让人们看到在更新城市空间上的艺术可能性,也为未来打造更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提供了实践范本,同时也表明,在存量市场时代,商业与城市生活的连接和融合显然存在着更为和谐和开放的可行性,等待我们去探索创造。

 

上一篇: 酒店跨界怎么玩儿?尚客优vivo联手切割“后高考经济”蛋糕

下一篇: 天津东丽区将新建万达广场 今年下半年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