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纷纷去地产化 开启商办、科技、教育等多元化之路

来源:房讯网 时间:2018-11-16 点击次数:1299次 作者:成都写字楼网

  日前,“中国奥园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改为“中国奥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于更名的原由,奥园地产表示,随着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及扩大,目前已涵盖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物业管理、健康养生、文化旅游、跨境电商等,此次更名将为公司塑造全新的形象及身份,也能更好地反映公司的长远业务策略。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来已有近20家房企更名去掉“地产”二字。

  “房地产进入白银时代,房地产传统的开发模式确实不足以支撑公司的长远发展。”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记者表示。

  房企纷纷去地产化

  进入2018年,TOP房企公司纷纷更名去地产化,年内已有近20家房企更名去掉“地产”二字。今年1月朗诗绿色地产正式更名为朗诗绿色集团有限公司;3月份,大连万达商业地产,改为大连万达商业管理;时代地产更名为时代中国;7月份,龙湖地产更名为龙湖集团控股;9月,保利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以全票的通过率,同意公司将名称变更为“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月,“中国奥园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改为“中国奥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中国排名靠前的大房企,只有中海和富力的名字有地产的字样。

  改名盛行,从年销售几千亿的龙头房企到百亿级别的区域公司,为何都在忙着 “去地产化”?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企业更名充分体现了企业发展产业的多元化模式和转型的导向。“去地产化”也是一种无奈的表现,实际上这体现了当前房企相对灵活的策略,对企业来说,若没有更多的土地储备,单纯从地产角度看,发展的意义是不大的。

  开启多元布局之路

  众多开发商开始进入商业地产、酒店、写字楼、科技、教育等领域,并寻找新的盈利点。

  克而瑞发布的报告显示,房企创新领域的细分产业约有12个业态或门类,涉及长租公寓、特色小镇、物流地产、新零售等。前30强房企的参与度非常高,其中70%以上都在加快多元化投资。

  “虽然多家房企纷纷涉及多元化业务,其业务发展也五花八门,但是对比其房地产的营收,占比仍然很低,房企真正的‘去地产化’一时半会还做不到。”易居控股执行总裁丁祖煜认为。

  丁祖煜指出,在房地产行业目前的情况之下,房企布局多元化业务也更多成为一种主流趋势。而房企更名“去地产化”进行多元化转型,一来是为了不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壮大集团规模;二来是希望增强集团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促使品牌溢利产生,最终在房地产开发竞争中突围。可是多元化发展前景固然美好,但房企未来多元化转型显效尚需一段时间,“去地产化”仍然长路漫漫。

    来源:长江商报

编辑:wangdc

 

上一篇: 太原写字楼市场表现平淡 需求、成交活力不足

下一篇: 华夏幸福取得杭州萧山区产业新城PPP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