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能否拯救业绩掉队的华润置地?

来源:房讯网 时间:2018-10-25 点击次数:1700次 作者:成都写字楼网

  当住宅房企开始冲击千亿小目标时,商业地产商也给自己立下了“投名状”。但是梦想照进现实,仍有很大距离。因不懂商业地产的运营规律盲目进入导致失败;缺乏长久商业战略规划而使项目搁浅;亦或后期运营能力不足而导致难以为继的结局,比比皆是。

  商业地产商的小目标,距离完成还有多远?奇点商业地产独家出品《奇点商业 · 锐见》系列报道,深入分析。

  华润置地与第一梯队房企的差距正不断拉大。

  2018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集团营收、利润双下降。而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年1-9月销售榜单也显示,华润置地以1401亿名列第10名,不仅与“碧万恒”超4000亿销售规模的差不断拉大,也被龙湖、新城这些后来者反超。

  而住宅销售增长乏力,让华润置地对商业地产板块寄予更多的期望。

  在今年年初的业绩会上,华润置地董事会副主席唐勇在谈及未来的发展目标时表示, 2018年集团希望达成20%的增长率,实现人民币1830亿元的销售目标,并计划实现租金收入100亿,新开业购物中心6个,不断扩大商业地产规模。

  此外,其商业板块独立拆分后,上市的意图昭然若揭。但回到现实,无论是规模营收还是实现上市,对于华润商业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规模与利润难题

  相比起地产开发业务,华润置地对商业地产倾注了更多心血。

  随着“开发物业+投资物业+X”商业模式的确立,商业地产正逐渐成为华润置地寻找的新的增长点。华润置地方面强调,商业地产是公司内部双轮驱动的核心业务,同开发物业同样重要。

  2018年上半年,华润商业地产业务的成绩单要优于同期的大悦城。

  2018年半年报显示,期内集团投资物业营收43.7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购物中心营收30.7亿元,占比达70%,同比增长23.8%,写字楼营收6.2亿元,同比增长21%,酒店营收6.8亿元,同比增长15.8%。自持的28个已开业万象系购物中心(万象城16个,五彩城/万象汇12个)零售额214.1亿元,同比增长30.1%。

  但对于华润商业既定目标的实现,则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华润置地高管曾在2017年业绩会上为华润商业板块立下明确目标——2018年计划实现租金收入100亿,计划新开业购物中心6个,到2019年租金收入达到120-130亿,不断扩大商业地产规模。

  在商业项目的数量上,也明确提出今年下半年计划新开业4个购物中心,并于2018年和2019年分别新开业8个和9个项目,由此购物中心数量将从2017年的27个,进一步增长至2018年的35个,2019年的44个。

  但业内人士分析称,华润想要实现租金收益目标难度不小。截至2018年6月底,华润在营投资物业共28个,投资物业营业额为人民币43.7亿元。此外,按照此前计划,下半年须达到56亿的租金收益才可实现今年百亿的目标,但半年报数据显示,下半年仅有7个购物中心开业。

  商业板块拆分上市之路艰难

  2017年6月,华润置地对组织架构进行大调整,将旗下商业地产事业部从开发业务中剥离出来,调整为一级组织机构,形成总部大区-项目-商业地产三级管控,迈出了商业地产业务独立拆分的第一步。

  分拆仅是第一步,实现商业地产上市才是华润置地的最终目标。但是何时能实现上市,却前路迷茫。

  唐勇也曾表示,目前华润置地已经在研究将华润商业拆分上市一事,试图释放华润商业的价值,但目前还没有时间表。

  拆分商业板块在地产圈并不新鲜,而且这一做法对于已拥有成熟商业产品线的房企而言似乎很有必要。一方面有利于扩大规模化布局,进一步提升产品影响力;另一方面,当商业地产不再依附于地产开发的节奏与逻辑,不管是出于对项目的打造还是运营的考虑,更大的自主权便于带来更多元的发展空间。

  但在目前国内证监会对房企上市管控趋严的宏观环境下,要想实现商业板块单独上市并非易事。

  就拿万达商业为例,其上市之路漫漫,至今遥遥无期。奇点商业地产查阅证监会的公告,万达商业的A股审核排名,相较于前两年,不仅没上升,反而由2016年底的75名下降至85名。

  万达商业的排名在不断地被推后,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A股IPO对房地产公司基本关闭了大门,近几年并没有房地产公司在A股上市成功的案例。对此,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表示, “华润置地商业板块能不能上市还不好说,从内部外部环境看来难度都非常大,但是现在拆分上市很流行。”

  商业发展区域分化严重

  华润商业部分的城市分化也不得忽视,总体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体现在租金收益上。

  此前有分析师透露,华润置地的租金收入主要是受惠于一线地区商铺,但受制于整体大的商业环境,项目租金收入增长已经开始放缓,甚至有些项目出现了下跌的趋势。

  加之如今越来越多的社区型商业涌现,分流了区域内消费者一部分的日常消费需求,使得地区型购物中心物业处于较为尴尬的夹缝地带,发展艰难,华润商业在地方城市的扩张之路并不好走。

  例如华润商业在常州(楼盘)的商业地块,原本计划筹建常州万象城,却遭遇了拿地9年开不了工的局面,至今依然“纸上谈兵”。在最新第七期项目的宣传中,工作人员也表示“万象城肯定建不出来了”。

  一边是公司高管立下的“军令状”,为今后两年勾画出宏伟的蓝图;一边是并不尽如人意的成绩单,华润商业梦想和现实的差距还很遥远。

    来源:凤凰网房产奇点商业

编辑:wangdc

 

上一篇: 北京土地供给爆发:两天挂14幅土地 12宗为住宅用地

下一篇: 银行进入住房租赁市场 探寻解决租房痛点新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