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中低端”路线
“我们一直在调整,也在调整的过程中进行新调整,目的就是把握住市场的最新方向,比如目前我们的小商品零售已经清零了。”迪美负责人向劳动报记者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开张的迪美购物中心,主营服装鞋包,产品特点主打“新、奇、特、快”,曾经服装饰品零售的占比一度超过93%,而今该业态比例已不足三成。
据了解,迪美的第一轮改造始于2015年4月至2016年初,彼时中心找到了知名商业地产盈石公司负责“操盘”改造,在保留服饰、餐饮的基础上,主推休闲和现场体验类消费,业态将调整为“服装30%、餐饮30%、顾客体验40%”的比例。“当时的方向是准确的,但我们的经验还是有所欠缺。”迪美负责人介绍,比如服装业态压缩的比例还不够,尚不足以完全规避电商的冲击。因此,2016年年初,迪美又开始了第二轮改造,在盈石公司撤出的背景下,中心在继续压缩服装业态的同时,对于餐饮、娱乐业态进行拾遗补缺。
“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有反思和新调整,但不变的是坚持走‘中低端’的路线。”负责人透露,当时体验式的娱乐项目颇为“吃香”,中心也引入了一家主打“VR/AR”的大型娱乐企业,可营业后却发现单个游艺项目的单价过高,与中心定位不符,只能“忍痛”结束合作。
以娱乐项目吸引“定向客群”
自2017年7月,人广地下商圈开启新一轮整体改造,“1930风情街”歇业、香港名店街提升了餐饮比重,迪美也顺势而为,开启了第三轮升级改造,在总结前两次改造经验,并结合上海社科院给出的建议,此番调整的重点方向,将娱乐业态放在首位。“我们做了一个足球阵型的改变。”负责人透露,未来迪美的商业业态布局,将从原先餐饮、娱乐、服装零售的“433”,调整为“442”,娱乐业态增至四成,而服装零售比重进一步压缩至两成。
“我们也了解到,现在迪美里‘娃娃城’的人气很足,这给了我们一些启示。”负责人坦言,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处于地铁末端的迪美,吸引流动客群的能力今非昔比。因此,必须在坚持走“中低端”路线的同时,有自己的主打项目,培育一部分“定向客群”,比如要玩“娃娃机”就必须去迪美。
因此,一批优质的休闲娱乐类项目在迪美集中。记者走访发现,如定位年轻客群,主打保龄、射箭的PartyKing;意图打造“网红集合店”的FL集市,均处于最后的建设施工中。负责人透露,两大项目是本轮娱乐业态升级的核心,前者将于国庆节前开幕,而后者则有望在年底前开出。
来源:劳动报
编辑:wangdc
下一篇: 长沙高新区“限房价”商住地 万科20.17亿五地底价成交
版权所有@成都写字楼门户网- 天府写字楼网 Copyright(C) www.028hzcbd.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全国统一免费服务热线:400-028-8682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周末及节假日值班热线:18080808351 /13183836117 虚假信息举报:028-85108223 邮箱:178382243@qq.com 备案号:蜀ICP备12019888号
成都网站建设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