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述金融业监管者提醒市场保持警惕之心,十九大报告亦明确了中长期的改革方向:“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仍是未来一阶段的重要目标。
不难发现,监管层对楼市泡沫风险仍然保持高度警惕,同时这次发声也向市场释放明确信号:楼市调控的基调不会改变。
应当说,经过近一年以来的楼市调控,本轮调控效果比较明显。统计局最新公布的9月份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均连续12个月回落,9月份比8月份分别回落3.5和3.8个百分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连续10个月回落,9月份比8月份回落2.2个百分点;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连续8个月回落,9月份比8月份回落1.8个百分点。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涨幅连续2个月回落,9月份比8月份分别回落1.1个和0.6个百分点。
而综合回顾近几个月来的楼市整体数据可以看到,一线城市及部分热点城市房价的狂热上涨势头已经得到遏制,整体呈量跌价稳或微降的趋势,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力度明显加大,尽管部分三、四线城市房价仍有过快上涨的趋势,但纠偏政策也正在陆续出炉。9月中下旬,重庆、长沙、西安、贵阳等二线城市及桂林、北海等三线城市密集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措施,多是针对短期楼市出现异动的地区进行的定向纠偏。
较为明显的调控成效以及密集出台的调控政策曾为业界有所猜测,部分人认为楼市调控可能在“9·30”这个时间窗口转向。而本次会议对楼市问题的定调,则是对试图投机者的一个坚决回应,亦是对商品房回归居住属性的坚持。
实际上,监管层对楼市相关风险早有警惕,金融业对于“资金违规进入楼市”的问题一直高度重视。早在郭树清此次发声之前,江苏、北京、深圳、广州、浙江、江西等多地的人民银行机构、银监局等监管部门已相继发文,强化对消费贷的检查和监管,严控流向楼市;而从银行信贷的相关数据也能看出,楼市调控政策影响明显。1~9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13095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比1~8月份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个人按揭贷款17739亿元,增速仅为1.3%。
更多的长效机制也在深入推进。目前,已有12个大中城市正在推动住房租赁试点工作,北京、上海等地积极探索发展共有产权住房。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介绍,下一步,仍将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松劲,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这证明,决策层认识相当清醒:尽管本阶段楼市调控已经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仍需建立长效的健康调控机制。
来源:金融时报
编辑:huangcy
上一篇: “联动,共创价值” 亿达丽泽中心行业领导答谢会圆满举办
下一篇: 潘石屹转战共享办公 称房地产旧时代已过去
版权所有@成都写字楼门户网- 天府写字楼网 Copyright(C) www.028hzcbd.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全国统一免费服务热线:400-028-8682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周末及节假日值班热线:18080808351 /13183836117 虚假信息举报:028-85108223 邮箱:178382243@qq.com 备案号:蜀ICP备12019888号
成都网站建设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