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北京共有产权住房可落户入学 房价真要降吗?

来源:房讯网 时间:2017-08-16 点击次数:1568次 作者:成都写字楼网

  1

  北京共有产权可落户、入学

  北京市住建委今日公布对《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关于印发<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规划设计宜居建设导则(试行)>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反馈情况。其中对于社会各界关注的共有产权住房是关于能否落户、入学问题进行了答复。北京市住建委官方明确表示,共有产权住房属于产权类住房,可以按照本市相关规定办理落户、入学等事宜。

 

 

  关于对《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关于印发<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规划设计宜居建设导则(试行)>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情况反馈(政策原文)

  2017年8月3日至8月10日,我委在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上就《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和《关于印发<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规划设计宜居建设导则(试行)>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导则》”)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期间,《办法》和《导则》受到广大群众、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截至8月10日6时整,针对《办法》反馈意见共收到2730条,其中邮件2694封、传真36件;针对《导则》反馈意见共收到58条。总体来看,社会各界对本市共有产权制度和建设导则表示支持和赞同,认为是我市完善符合首都特色的基本住房制度和房地产健康运行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反馈意见对一些具体细节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并逐条回复如下:

  一、关于《办法》具体意见建议的反馈情况

  群众提出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单身申请家庭年龄、离婚限制年限、住房转出记录、东西城房源以及能否落户、入学等方面。

  一是关于单身申请年龄。有群众反映30岁年龄限制过高,同时也有群众赞成,认为共有产权住房应优先保障家庭结构稳定且人口较多的家庭。不满30周岁单身家庭可“先租后买”,形成梯度消费。据此,下一步,我们将制定支持政策,引导单身青年通过租房方式解决住房困难问题,实现有效衔接。

  二是关于离婚、有住房转出记录人员限制申请。对于离婚人员申请问题,我委已在《办法》中明确仅限制“有住房家庭夫妻离异后单独提出申请”的情形,对离婚前家庭成员无住房或再婚家庭,不受此限制。

  对于要求无住房转出记录,目的是聚焦无房刚需家庭首次购房需求,符合回归自住属性、杜绝投资投机需求。同时,采纳部分群众提出应将“无住房转出记录”明确为“在本市无住房转出记录”的意见建议,在《办法》中予以修改。

  三是关于东、西城等区房源。对此,《办法》第五条规定,市住建委在发展新区统筹部分房源用于弥补中心城区房源供应不足。根据第十一条规定,东、西城区户籍但在项目所在区工作的家庭,与项目所在区户籍家庭具有同等待遇。

  四是关于能否落户、入学等问题。共有产权住房属于产权类住房,可以按照本市相关规定办理落户、入学等事宜。

  二、关于《导则》具体意见建议的反馈情况

  群众提出的意见多集中在共有产权住房品质、面积套型标准、全装修成品交房等方面。

  针对社区内应实现无障碍出行,出入小区、公共场所应有符合规定的坡道,能满足乘坐轮椅自行出行,提供更适合残障人士的户型和装修方案;在装修施工中采用BIM技术,提高施工效率等合理化建议等均采纳,并将完善到《导则》中。

  针对面积套型标准等问题,有群众反映应增加小套型的比例,多建一居室,也有群众反映考虑父母、未成年子女一起居住,应改为套型总建筑面积不低于120平方米。《导则》已明确提出设计充分考虑两孩及适老性要求,以多居室为主;同时考虑首都城市功能分布和区域产业布局的要求,结合我市“购租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公共租赁住房套型总建筑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下,共有产权住房严格控制套型总建筑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下的套型比例,最大不超过120平方米,通过政策设计引导住房梯度消费,满足不同人群住房需求。

  综上,经认真研究,我们采纳了合理的反馈意见,对《办法》和《导则》进行了修改,或在后续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保障措施时予以采纳吸收。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和监管力度,切实增加百姓的获得感。在此,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我委工作的大力支持。

  2

  房价会降吗?

  很多人会问,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这些举措可以降房价吗?

  其实从政府角度来说,这些举措是让中下收入居民通过租赁市场来解决居住问题,中等以上收入居民则通过商品房市场来解决。

  但实质上仍然没法解决住房问题。因为有钱人还是会越来越多,商品房却没有相应的增加供给。如果一块地在出售时,限制响应比例的保障房建设,相对应的,保障房的建设成本是由另外比例的商品房买主去承担,这个是一个问题。

  伴随着限购”、“限卖”、“限价”、“限贷”等政策的出台,整个房地产市场已经陷入了商品属性不断减少,产权越发不完整的境地。

  民众们口中的“房票”、“贷票”这类称呼其本身就带有计划经济的严重烙印,如今再加上“三六九等的人才票”。

  比如,成都定义的人才“以5年前的价格买自己住的人才房”,兴龙湖天府新区科学城定向人才居住划拨土地等。

  无论是人才公寓还是租赁住房,保障房建设,这些都不算是新花样了!结果呢?大家都看到了!还记得当年政府的3000万保障房乎?

  当一个人总是问保障性、共有产权、人才公寓是不是会降房价的时候,他实际上非常清楚这些房子他是没有资格申请到的,他并不是什么人才,他仅仅希望的是因为这些房子的存在,导致商品房降价。

  当房产在一座大城市里所面临的稀缺性,这种稀缺性是无法通过郊区建几个公租房、自住房小区来缓解的。

  拿武汉为例,7月,武汉市共有25个大学生人才公寓项目分布在三镇14个行政区(功能区)内,房源数量增至3805套。

  再这些人才公寓中,仅花山占比超过40%以上,如果算上武汉开发区和远城区,人才公寓占比超过70%。

  这些布局在偏远地区和新城区的房子,一方面为了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人气,同时又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可谓一举多得!

  共有产权房到底有多大的影响,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合理配置自身的资产,理性看待国家政策。香港商品房供应量高达51%,也并未改变香港楼市格局。

  3

  共产权房和商品房

  一切把你的努力成果分给别人的行为都是不可持续的!

  两类住房价格上的巨大落差,让小区从出售环节就滋生“歧视”。一部分商品房业主认为,自己购买的住房与保障房价格不同,所享受的服务也该有差别,因此对小区设施共享比较抵触。

  此前,新加坡的组屋制度已有先例。“组屋”是新加坡政府推出的保障性住房,也为平衡种族间的比例:严格按族群比例分配,严防社区分化和族群天然隔离。每座组屋都有大小不同的面积,让不同收入的家庭生活在一起,共同使用儿童游乐场和健身园地等公共设施。

  那么,有人又会说,如果公租房跟商品房一样,那奋斗的意义在哪里?政府这是在鼓励懒惰,鼓励贫穷。

  目前来看,楼市调控政策频出,调控过度反而进一步刺激了投资的动能!

  来源:梅中客

编辑:huangcy

 

上一篇: 人民日报评论:莫把工具当目的

下一篇: 东慢西快 21省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