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成本上升 管理费用难调 深圳物管面临两难

来源:网络转载 时间:2015-04-23 点击次数:3536次 作者:成都写字楼网

  • 新浪乐居讯(倪畅锋)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管理费用难以调整,是深圳物管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6月1日,在新浪下午茶现场,来自深圳6家知名物管公司的老总表示,近年物管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而物管收费却仍按照五年或十年前的标准执行,企业盈利正遭受越来越大的挑战。同时,政府配套政策的滞后,也制约着物管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市民对物管行业的误解以及媒体对物业纠纷的非正面报道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物管行业形象。

      中海物业叶总:物管行业利润空间被不断压榨

      中海物业叶总称,目前物管行业的服务范围不明确,业主并不了解物业管理公司能提供什么服务,这往往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物业纠纷。业主委员会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难以在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承担起沟通协调作用。

      为解决这个问题,中海物业提供部分菜单式服务,明码标价,实行“一刀切”管理模式,既规定服务内容,也统一收费标准。对于一些需要标准以外服务的,另外收取相关费用。这种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业主的认可,但和其他企业一样,中海物业也面临着经营成本不断上升,企业利润微薄的难题。

      中海物业一年的营业收入高达7个多亿,而实际利润却不到一千万。随着深圳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也面临着给员工加薪的压力,假如企业给每个员工加薪一百元,那原本有限的一千万利润就得全部用完。

      世纪开元谢总:物管费用难以调整

      世纪开元谢总称,深圳物管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而物业管理费用却多年维持不变。物业管理费用的标准是十年或五年前制定的,有的甚至还有八毛钱、一块钱一个月的;而深圳的用工成本正在不断的上升,一个保安人员的成本从原来六七百块每月上升到现在将近两千块每月,而且还招不到人。

      物业管理费之所以难以调整,是因为物业管理费属于政府指导价,如果要变动就必须通过每个小区的业主同意。而业主本身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如果要降价,可能每个人都会同意;但如果要涨价,这是非常难办的事情。整个深圳物业管理行业都面临这个困难。简而言之,就是管理成本翻了几倍,而管理费基本维持不变,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不好,这是整个行业最大的困惑。

      政府对物业管理行业的扶持力度太少。物业管理行业近年的发展很快,涉及的面积很广,而政府在物业管理这方面的规章制度、立法有严重的滞后性。比如说,税收制度、垄断行业的水电费制度,这些都给物管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行业竞争、市场环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物业管理行业自己发出的声音太弱。物管行业并非人们印象中那么强势,企业为了拿项目要拼命讨好开发商、拼命讨好业主,在业主和企业夹缝中生存,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卓越物业鉴总:为深圳物管营造香港氛围

      卓越物业鉴总称,卓越物业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商业物业,住宅物业管理的投资收益很差。卓越物业已经撤除原来的部分物业管理,或将一些基础业务外包出去。目前的物业市场环境,或许将会逼走更多的小物业公司。

      卓越公司已经引进香港物业管理模式,将物业服务的核心服务以菜单式公开,统一规范物业服务范围,统一规范物业管理收费。同时,卓越物业为业主提供部分个性化服务,但须额外收费。卓越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定范围内,为深圳物业营造香港氛围。

      长城物业史总:深圳物管企业进军内地市场遭挫

      长城物业史总称,深圳物管公司在进军内地市场时,常常遭受挫折。内地开发商及银行对物业管理的了解程度不够,部分开发商不重视物业管理,银行也不愿意与物业公司合作。他认为,内地物业管理市场的成熟需要一定的过程,物业公司要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另外,从维护产品的角度来讲,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内地开发商重视物业管理,引进深圳的物业管理企业。

      昌河物业闫总:物管企业难以拓展收入来源

      昌河物业闫总称,物管公司难以拓展收入渠道。有深圳物业公司尝试为业主提供日常生活消费服务来增加收费渠道,比如替业主去商场购物,但以失败告终。也有物业公司尝试提供二手房租赁业务,也因遭受业主反对而失败告终。

      物业管理专用维修基金难以调用

      在场老总们一致认为,物业管理专用维修基金难以调用,呼吁政府出台调用细则。在办理房产证及预售证时,开发商按照总投资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物业管理专用维修基金,用于日后物业管理维修。而现实中,物业管理维修的费用往往由物业公司垫付。物业公司需通过业主的同意之后才能向政府申请调用。但目前因为没有该基金的调用细则,这笔费用基本处于闲置状态,物业公司无法调用。

      五位老总呼吁政府对物管企业给予更多政策和税收方面的支持;呼吁物管行业建立理性公平的竞争机制;希望物管企业以后能够发出更多的声音,让社会了解物业管理,支持物业管理,让中国的物业管理能够给社会带来更高品质的服务。

  •  

    上一篇: 大型城市商业地产数量过剩

    下一篇: 成本上升致物业集中抛盘撤退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