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晚,一则《关于3.26商住新政的补充说明》让许多卡在商住边缘的购房者吃了定心丸:
在政策执行前,已取得预售许可证、有实际成交并完成网签的商办类项目,开发商可保持现有设施,已购买的商办类房屋,购房者可保持现有设施;
已购买的商办类房屋,可出租,且不限定出租对象,也可销售,但购房人应符合政策要求;
此次细则的说明,无疑让京城326新政更具人性化,更具有操作性,即3·26政策红线不能越,但同时兼顾已购房人的合理利益。
“我在这里哭泣,我在这里欢笑,我在这里得到,我在这里失去”,正是商住边缘购房人的北京爱恨。
北京人儿的幸运恰恰戳中了上海yin的不幸。
5月17日下午,上海市发布整顿商住房新规,上海将停止审批公寓式办公项目。同时,明确对已售未交付入住的商办类项目,要按照商业办公房屋功能进行全面整改,不符合商业办公要求的不得交付办理过户。
说实话,上海一月内出台两次商住政策说明其对商住房采取高压零容忍态度,虽然严格程度不如北京,但上海是第一个针对在途房源出台细则的城市,要求已售未交付项目取消其居住功能。简而言之,就是还没审批的重新审批,审批了的没销售的整改后才可以销售,销售了的还没入住的要求整改恢复,已经入住的不改就不能交易。
我们不说上海此次政策的背景,只是单纯细则来讲,相比北京的“人性化”,上海似乎确实有点不近人情了。
相对人性化的京城326商住细则可以说是经历了两个月的怨声载道期换来的,相比之下,广州的商住限购政策和细则同时出台,显得更加直截了当:
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商服类物业,销售对象应当是法人单位;法人单位购买的商服类物业不得作为居住使用,再次转让时,应当转让给法人单位。本通知施行之前,已购买的商服类物业可转让给法人单位、也可转让给个人;个人取得不动产证满2年后方可再次转让。
但愿,以后出台政策都有个“本通知实施之前”。
在“北上广”不相信商住之后,深圳也在5月12号也选择不相信:
建筑平面布局,不得采用住宅套型式设计,要求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单位、建筑单位,不得在技术上预留违规加建烟道、管井等设施的条件,否则依法处理。
也就是说:曾经那些和住宅设计得一模一样的所谓的“商务公寓”将要成为最后一批,毕竟谁也不会买个没独立卫生间的房子当家。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都发布了针对商办类项目的调控政策,一线城市的商住房市场已经全面冰冻。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道:商办调控使商办类物业的**属性降低为零,政策既影响一手商办类项目的交易,也影响二手商办类项目的交易。再有,部分中介业务量将急剧下滑,部分房企也会面临业绩下滑的风险。此外,今后商办类项目的设计等可能会更为严苛,审批模式也将更为严格。
北上广深不再相信商住。
你是否还在选择坚持?
来源:乐居
编辑:wangdc
下一篇: 限购政策扩大到三四线城市 库存都去完了?
版权所有@成都写字楼门户网- 天府写字楼网 Copyright(C) www.028hzcbd.com All Rights Reserved全国统一免费服务热线:400-028-8682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周末及节假日值班热线:18080808351 /13183836117 虚假信息举报:028-85108223 邮箱:178382243@qq.com 备案号:蜀ICP备12019888号
成都网站建设公司提供技术支持